温州塌楼父母以身护女:越是感动,越要反思丨沸腾
灾难就是灾难,是感动无法抹掉的,若反思无回响,则感动无意义。所以对于温州塌楼事故中的父母以身护女,我们更要追问“为什么待拆的危楼还能住这么多人”,而不是忙着将悲剧下锅熬一锅鸡汤。
文/ 佘宗明
尽管“总有一种××让我们××”的句式早就被用烂了,也被盖上了“煽情老梗”的戳儿,可在某些被灾难砥砺过的情感流露面前,“总有一种力量超越了鸡汤”却不啻为我们内心最直白的写照。
比如当年汶川大地震时,一位母亲以双膝跪地、上身匍匐的死亡姿势,保护着怀中襁褓婴儿让其免于厄运,她的手机上还有一条短信“亲爱的宝贝,如果你能活着,一定要记住我爱你”。若非有报道为证,很多人可能还以为,这震撼人心的情节只是鸡汤文里的捏造。
而今类似的情节又再现:10月10日凌晨4点左右,温州鹿城区4间民房倒塌,如今已致22人死亡,这让人猝不及防的悲剧和沉重的死难数字下,连着一个令人五味杂陈的情节——事发前一天,一个3岁的小女孩从重庆来到温州,与父母团聚,但团聚之乐还来不及延展,半夜里楼塌了,可也是在砖块瓦砾里,女孩的父母弓着身子、形成拱形,以血肉之躯顶住了坍塌的重物,为女儿拱出了一处绝处逢生的生命空间,让她得以幸存。
以超乎人体承受力的拼死之力,为女儿撑起了一片免遭死劫的地方,这阐释的“舔犊情深”让所有的文字黯然失色,让所有的鸡汤都在轻佻中显出它的苍白。
在跪乳反哺已被传统孝道“绑架”下的逆反情绪给消解,亲情伦理遭遇现代价值冲击的当下,这样不动声色却又近乎逆天的现实情节,让“幼吾幼”的亲情表达在极致呈现中击中了公众的泪点,也会轻易地将公众情绪导入悲恸的共鸣。网友们也纷纷将“感动中国”的荣衔,颁给了这对以身护女的父母。
发乎情的感动,是人性本能的迸发,特别是面对灾难时,父母以身护女式的温情,或许是人们用以冲抵悲伤的“刚需”。这本无可厚非,但也要看到,在舆论场中,又有人用娴熟的鸡汤熬制手法,将这情节塞进以“这张照片震惊了所有人”“看到这个故事,99%的人都……”为标配的爆款文制式中,用它来派发正能量鸡血、撩拨人们发达的泪腺。
而这起悲剧个案里的悲剧分量与温柔厚度,也在无形中,被“还是原来的配方,还是熟悉的味道”的流水线式鸡汤炼制工艺给溶解。毕竟,俨如上了劣质眼药水的套路化的涕零感动,也是对内蕴着“真善”的人性之美的亵渎。
(一个灾难中悼子的父亲)
灾难来临之际父母以身护女,这见证了人性的奇崛能量。人们表达发于人性的悲悯与共情,也是舆情合乎常情的打开方式。
但悲剧之为悲剧,就在于温情涵盖不了包括其发生机制、事发过程等在内的所有内容。特别是在人祸面前,反思灾难通常都应该是第一位的,至少不能在感动中忘了反思与追问,更不能用“好坏一锅炖”的鸡汤去遮蔽应有的反思,甚至用“红肿之处灿若桃花”、倒是为非的阿Q式心态去将问题洗白。
在这起悲剧中,必须以人性告慰人性,对那对以身护女的父母还有那些无辜的死伤者,有人性的慰藉方式就应该是反思原因。事实上,比起那对父母的双臂,临危的小女孩更需要的坚固安全屏障,应该是有安全保障的居住环境,说得更具体些就是房屋质量保障机制。
这起悲剧也让人想起,2015年6月9日凌晨贵州遵义发生的7层居民楼突然垮塌事件,都是地处集镇或城中村等地缘地带,都是自盖的民房,都是凌晨坍塌。不同的是,在后面这起“塌楼惊魂”中,68名住户都侥幸地死里逃生,因为有一对夫妇提前发现墙体有裂缝,挨家敲门呼喊,及时将左邻右舍“喊”出楼房。事后网上也将这起夫妻誉作“中国好邻居”,不吝赞许。
这两起事件指向的问题颇为相似:比如危楼预警的缺位,比如自建房和危楼使用监管上的失职,又比如对擅自加建加盖的失察,而这些在农村地区很常见。
当年奉化塌楼事故后,其实舆论就在呼吁建立健全楼房体检制度,完善楼房质量信息平台与危楼“病历档案”,达到了某个危险级别就下达危险通知。可这两起事故证明,这些制度机制依旧不彰,这也是我们感动之外最该反思之处。
以往在不少事故中,有些地方官员都习惯大讲救灾救险正能量,回避灾祸反思。现在的问题是,感动太多,追问与真相却太少。
但灾难就是灾难,是感动无法抹掉的,若反思无回响,则感动无意义。对我们而言,我们其实也不愿意看到太多所谓的“感动”,因为那是以生命为代价的;感动得越多,需要反思的地方和分量也就越重。
所以对于温州塌楼事故中的父母以身护女,我们更要追问“为什么待拆的危楼还能住这么多人”,而不是忙着将悲剧下锅熬一锅鸡汤。
往期回顾:
版权声明:未经授权,谢绝公号转载。
校对:陆爱英
我们给
有价值的留言
理直气壮发稿费
欢迎别出心裁
拒绝一本正经
特别提示:录用留言会刊发在新京报A03版“微言大义”栏目,沸腾也会每日更新发布。如被选用,请在后台回复你的“真实姓名+银行卡号”。
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沸腾